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法国葡萄酒有没有vce,以及法国葡萄酒的原料是什么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如何通过品鉴分别葡萄酒的好坏
品鉴葡萄酒是一门艺术.葡萄酒品鉴不仅要了葡萄酒的历史文化、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工艺,还需要大量的品酒实践,简单说来葡萄酒品鉴就是品评葡萄酒的品质。它的相关知识对于普通葡萄酒爱好者来说既新鲜又陌生,学习一些有关葡萄酒品鉴的知识,对于提高葡萄酒的鉴赏能力,以及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乐趣,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何品鉴葡萄酒的好坏:一看,二闻,三品。
一看:将酒倒入醒酒器中或酒杯中,让其醒下,看酒的挂杯,看酒腿是否匀称。对着光亮处看看酒的颜色是否透亮。呈:红色(浅或深)——紫红色(新酒)——石榴红——血红色(经过陈酿的酒)-——暗红色——棕红色(氧化过渡、陈酿过渡或是坏葡萄酒)。最好是在白色背景下来观察。从酒杯正上方看,看酒是否清澈明亮。如浑浊说明酒质不佳或已变质。从酒杯正侧方的水平方向看,摇动酒杯,看酒从杯壁均匀流下的速度。酒越黏稠,速度流得越慢,酒质越好。把酒杯侧倾45度角来观察,此时,酒与杯壁结合部有一层水状体,它越宽则表明酒的酒精度越高。在这个水状体与酒体结合部,能出现不同的颜色,从而可以看出酒的年龄。
二闻:这个闻和品就需要你对酒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所闻的酒的果香。或者其香味的特点。各国产区的葡萄不同,香味也不同,但还是可以闻到其果香。
三品:和闻一样这个需要对红酒有一定的认识。品的时候最好不要喝或吃太刺激的食物或饮料。这样可以更好的品尝红酒。因为太刺激的食物或饮料会使你的味觉迟钝。品酒:在酒杯中倒入少量的红酒,摇晃酒杯让酒和空气充分的结合。再小啄一口在口腔内慢慢品味红酒的味道。当单宁释放完的时候那就会感觉到红酒的独特魅力。当葡萄酒进入口腔后,闭上双唇,头微向前倾,利用舌头和面部肌肉的运动,搅动葡萄酒,也可将口微张,轻轻地向内吸气。这样不仅可防止葡萄酒从口中流出,还可使葡萄酒蒸汽进入鼻腔后部。在口味分析结束时,咽下少量葡萄酒,然后,用舌头添牙齿和口腔表面,以鉴别尾味。根据品尝目的的不同,将葡萄酒在口内保留的时间可为2-5秒,亦可延长至12-15秒。在第一种情况下,不可能品尝到红葡萄酒的丹宁味道。如果要全面,深入分析葡萄酒的口味,应将葡萄酒在口中保留12-15秒。
每一种葡萄酒都有理想的饮用温度。一般说来,白葡萄酒的饮用温度要比红葡萄酒低,因为白葡萄酒的酸度比较高,以清爽的口感和果香为主要特色,温度过高会使酸味变重;而红葡萄酒则以复杂的香气和丰富、厚实的口感为主要特色,温度过低会使香气被封闭起来,温度过高则酒精味会变得很重,从而影响香味体现。起泡酒在4—8℃之间可以减缓二氧化碳释放,增加细致、柔顺、绵密的汽泡。各类型葡萄酒的适饮温度如下:
陈年优质红酒:20度—22度
浓郁型红酒:17度—20度
新鲜型红酒:16度—18度
浓郁型白酒:14度—16度
新红酒:14度
新鲜型白酒:12度—14度
桃红酒:12度
普通干白:10度—12度
香槟、起泡酒、半干白:6度—8度
贵腐酒、甜酒:4度—6度
美国是如何和平崛起的
纵观美国历史,只有短短300年。300年间美国不断的对外扩张或是由外部融合,大家都知道,美国人种参杂着世界上各式各类的人种,而美国人大部分是外来人种,本土土著只有印第安人,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和财富掠夺,印第安人几近种族灭绝,在如今的美国,印第安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2%左右,约在400万左右,可见,当时的殖民统治是多么的黑暗和残暴。
在早期的航海时代,欧洲白人来到美洲进行殖民统治和掠夺及人口贩卖,如今在美国的黑人就是被西方人从非洲不远万里,贩卖到美洲的奴隶族群,以从事采矿和苦力为主,虽然最后得到解放和自由,在美国本土生根发芽,但至今仍被种族歧视笼罩着,比如在二战中及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黑人士兵大多都是充当着炮灰,而在21世纪的今天,美国白人对其他种族的歧视,依然存在。
做了这么多铺垫,现在说重点。可以说美国的崛起大致由四个阶段组成,第一就是上面讲到的靠武力进行的殖民统治和财富掠夺,也就是由航海时代的欧洲白人为了掠夺美洲矿产和黄金进行的种族灭绝统治。第二就是大家熟知的一战和二战,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都为美国带来了巨大财富。一战中,美国向世界各大参战国大量售卖武器,发了战争财,战争为美国带来的获利,使美国统治阶层尝到了甜头。而二战的开打,美国的资本家们更是不会放过这样一次发家致富的好机会,美国的为了直接参战,更是对日本偷袭珍珠港前的预警视而不见。二战的胜利,轴心国的失败和衰落,使美国在当时除了北极熊能与之抗衡,世界无第二对手,也因此而为美国的武力输出扩张和掠夺世界财富奠定了基础。第三就是冷战时期了,苏联在冷战中的落败,使美国更是一家独大,成了世界霸主,身后还跟了一群小跟班,对世界各小国更是欺凌无视。而后来的两次海湾战争的胜利,可以说美国已经控制了整个世界的石油桶。第四就是美元霸权,美元的世界通用,使美国收割世界财富就如收割自家韭菜一样随意,美联储一吼,世界抖三抖。从美国和日本的广场协议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日本经济发展非常快,已经到了赶超美国的地步,而此时的美国自身却是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于是美国便拉上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一起协了这个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的签定,使日元大幅升值,国内泡沫急剧扩大,最终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造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
可以说,美国是站在无数累累白骨之上崛起的国家。完!
德菲橡木桶干红葡萄酒价格多少
全球至少有几百万款葡萄酒,除了顶尖的几百款,不可能有人全部知道,网上求助也都是通过解读酒标来进行简单判断。
只提供中文名很多时候无法判断,而且每款进口酒很多时候各代理公司和经销商的翻译也不同需要拍下高清的正标和背标图,根据解读酒标得到酒款的产地、等级、葡萄品种、葡萄采摘年份,葡萄酒的陈酿方式和时间来简单判断。通过这一类酒款的大致品质推断这个酒款用法国葡萄酒来说,一般情况下,VCE级别的欧盟餐酒几十元,VDF级别的几十到100多,大区级AOC级别100-200,再往上酒需要细致解读才知道了,几百到几百万的都有,也有可能是过了适饮期的葡萄酒,贴牌酒、假酒等等,散装葡萄酒贸易和进口灌装酒,都处于“灰色地带”吗
本文同时发表于小酌日历头条号,共1962字|内容深度:★★★☆☆
所谓散装葡萄酒,指的是已经完成发酵酿造工艺而未进行灌装,以散装的状态进入市场的葡萄酒。一般而言,散装葡萄酒不会直接被销售给消费者,而是被葡萄酒生产商买去进行分装,装入葡萄酒瓶、盒中袋等各种小型包装中,才会进入终端市场,被销售给消费者。
车载ISO储罐(左下)与大型储酒罐
散装葡萄酒一般储存在巨大的储酒罐里,运输时则会使用ISO储罐或者Flexitanks.ISO储罐指的是可以直接安装在标准卡车上的药丸状不锈钢容器,一般一个罐的容量为26000升。这种不锈钢罐能够用来运输各种液体,坚固耐用且可以重复使用,但一般无法为葡萄酒提供更多防护。
FlexiTanks则是一种柔性袋体,最新型是由聚乙烯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做成的阻隔材料构成。这种设计的透氧率很低,同时可变的形状可以实现灵活的容积管理,避免过多氧气留存。Flexitanks最常见的大小为24000升,可以安装在一个标准集装箱里,就像一个超大型的盒中袋。
不过,这些运输方式依然仅适用于日常餐酒,用他们来运输高品质的葡萄酒并不太合适。在日常餐酒级别葡萄酒的国际贸易中,散装酒有着显著的优势。相较于瓶装酒,散装运输可以大大降低外包装的重量,节约40%的运输成本并相应减少其碳排放。大容量葡萄酒在运输中的「热惯性」也更好,葡萄酒相对不容易升温。散装酒在远洋运输中一般会经历10~15摄氏度的升温——而同样未经隔热处理的瓶装酒,升温幅度甚至可能达到四五十度。减少航路中过热天气的影响,对于入门级餐酒的质量保障相当重要。
除此之外,散装酒贸易也有利于酒商灵活地应对季节性销售、促销、市场潮流带来的消费者需求波动,帮助解决葡萄酒生产相对于市场需求的滞后性问题。将装瓶点设置得更接近目标市场,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延长葡萄酒的适饮时间。散装酒交易还是大型商超、终端零售商等下游品牌持有者进行贴牌(OEM)采购的重要上游交易环节。
所以,散装酒交易一直是世界葡萄酒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OIV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世界散装酒跨国交易量为38.3亿升,占到葡萄酒国际贸易易规模的38%.其中,南非、西班牙、智利和美国是最大的出口国家。西班牙向国外出口的葡萄酒中,有约三分之二是散装酒。
德国是欧洲重要的葡萄酒进口国,其中近60%的进口酒为散装酒,主要来源国包括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以及美国的加州等。英国人同样乐于接受散装进口的葡萄酒。2012年,澳大利亚出口到英国的葡萄酒中,散装葡萄酒的比例甚至达到了80%.这些散装酒有很多是被各大商超标上了自己的商标出售给消费者。
反对者强行拦截了由西班牙运输散装酒到法国的卡车,并将其运载的酒液放出
另一个数据看起来让人惊讶:法国进口葡萄酒中,80%都是散装酒。这个比例自有其合理性,由于法国国产葡萄酒种类丰富且高中低档齐全,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普通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需求并不太强。而80%的进口散装酒,则主要被用来灌装成最低等级的欧盟餐酒(VCE),销往法国国内和世界各地。作为全球化贸易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但散装酒贸易也因此一部分人所反对。最极端的例子,大概要数法国葡萄酒业内的恐怖组织“葡萄酒区域行动委员会”(ComitéRégionald'ActionViticole,CRAV或CAV)。CRAV曾多次针对当地的散装酒进口灌装企业发动袭击,认为他们消耗了法国葡萄酒的声誉,同时又挤占了本土酿酒者的市场份额。
DBR官网对于精选系列(包括拉菲传奇、拉菲传说等)的介绍
当然,散装酒的交易不仅出现在跨国贸易中,在各大产酒国内部也是常见的商业现象。大家所熟知的法国「拉菲传奇」系列葡萄酒,其波尔多大区酒就是由合作伙伴酿制原酒收购而来再进行灌装的;旗下拥有奔富(Penfolds)、贝灵哲等澳大利亚和美国知名品牌的富邑集团(TreasuryWineEstates,TWE),其产品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源于原酒收购。
图表来源:TWE2016年度报告
在中国,由国外进口散装原酒然后在国内装瓶的葡萄酒产品,被称为「进口灌装酒」。中国的散装酒进口量近几年来也一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但进口灌装酒并不太受业内同行和有能力分辨的消费者的待见。在国产酒庄及其经销商眼中,进口灌装酒挤占了他们的市场;对原瓶进口酒的进口商和经销商而言,一部分进口灌装酒的山寨、傍名牌、模糊夸大宣传等灰色操作又引起了消费者的误解、玷污了进口酒的声誉。
实际上,进口散装葡萄酒在通关时会经过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质量检验,在国内灌装生产的时候又接受国产葡萄酒同等水平的生产监管,其安全和质量水平并不比瓶装进口酒或者国产酒更低。由于散装运输大幅降低了物流和通关税费成本,散装酒在低价餐酒市场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再加上国内装瓶的物料和人力成本也比很多原产国更低,进口灌装酒是完全可以成为一种性价比不错的日常餐酒的。
辨认正规渠道销售的进口灌装酒,其实并不困难。如果一款酒有在正标或背标上标注「原酒产地:法国」「澳大利亚原酒进口」「酒浆原装进口」等类似词汇,同时又有「生产商:(某国内公司)」并且标注了QS标识或SC证书编号,那么它就是一瓶进口灌装酒。由于散装酒的运输方只适用于便宜易饮的日常餐酒,所以那些几百元、有着浮夸金属标/重型瓶/封蜡/皮盒的进口灌装酒显然很难称得上价格合理,但是如果遇到定价五六十元价位的进口灌装酒,倒也不必视之如蛇蝎。
总而言之,散酒交易是世界葡萄酒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的进口灌装酒也是一种合法合规的商业现象,是葡萄酒市场在国产酒、原瓶进口酒之外的补充业态,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当然,我们也期望,对于进口灌装酒的监管政策和实践能够更加完善,让它们更加阳光地进入市场,呈现给消费者。
作者/编辑:峄峰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Jonathan@sexydrinkers.com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小酌日历
红酒vce是什么级别
属于最低级别。“欧盟酒”(VindelaCommunauteEuropeenne,简称VCE)是欧洲的一种没有地理标志标签(GeographicalIndication)的葡萄酒。为2009年欧盟共同市场组织(OrganisationCommunedeMarche,简称OCM)新制定的欧盟葡萄酒等级制度中的最低级别。这种葡萄酒可以由任意欧盟成员国境内种植的葡萄酿造,通常为价格低廉的日常餐酒。葡萄酒分级制度是指按照某种标准将葡萄酒从质量上进行分级的一项制度。欧盟葡萄酒法律要求每瓶葡萄酒都要标明其质量等级,但具体等级由各国自己制定。扩展资料法国葡萄酒总共可分为四级。若以金字塔来表示价格,由基部至顶部的顺序为:日常餐酒(VindeFrance)、地区餐酒(VindePays)、优良地区餐酒(V.D.Q.S)、法定地区葡萄酒(A.O.C)。西班牙葡萄酒分级西班牙的葡萄酒分级可以说是很细致繁琐的,最新的葡萄酒法于2003年修订,将葡萄酒分为五级,后两级为普通酒。德国葡萄酒分级较繁杂,也很特别,是以葡萄的成熟度为标准来分级,而成熟度则主要以葡萄所含糖分的高低来划分。简单地说德国葡萄酒分为两大类高品质酒和普通酒。高品质酒对于原产地葡萄的品种选定、采收时期、所产酒的酒精度、酒标上所标注的内容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其中又分为QbA和QmP两个等级。普通酒又分为地区餐酒(Landwein)和日常餐酒(Afelwein)两个等级。
如何辨别红酒的级别
要辨别红酒的级别,先要区分不同的国家,因为地域不同,分级规定不一样。
法国葡萄酒按其质量层次从高到低分为以下级别:
1.法定产区葡萄酒(Appellationd'OrigineControlee,简称AOC),AOC命名体制始于1935年,2009年8月以后改为AOP,即Appellationd'OrigineProtegee。
2.优良地区葡萄酒(VinsDelimitesdeQualiteSuperieure,简称VDQS或AOVDQS)
3.地区特色葡萄酒(VinsdePays)
这第2级和3级在2009年8月以后改为IGP,意为保护地方餐酒
4.日常佐餐葡萄酒(VinsdeTable),又称为混合葡萄酒(VinsdeCoupage)。2009年8月以后改为IGP,意为无保护地方餐酒。
5.在欧盟区域内收购种植葡萄在法国罐装的葡萄酒称之为VCE。
西班牙葡萄酒按其质量层次从高到低分为以下级别:
1.原产地名号保护,DenominacionesdeOrigenCalificada(DOC);
2.原产地名号监控DenominacionesdeOrigen(DO);
3.VinodelaTierra(VdlT产地):相当于法国的VDQS;
3.Vinocomarcal(VC):相当于法国的VindePays;
4.VinodeMesa(VdM):相当于法国的VindeTable。
意大利葡萄酒按其质量层次从高到低分为以下级别:
1.保证法定地区级DenominazionediOrigniControllataeGarantita(D.O.C.G);
2.法定产区级DenominazionediOrigniControllata(D.O.C.)法定产区级;
3.地方餐酒级.IndicazioneGeografichaTipica(I.G.T.)
4.日常餐酒级VinodaTavola(V.D.T)日常餐酒级。
德国葡萄酒按其质量层次从高到低分为以下级别:
1.优质高级葡萄酒(QualitatsweinmitPr?dikat,简称QmP);
2.高级葡萄酒(Qualit?tsweinbestimmterAnbaugebiete,简称QbA);
3.PGI(地理标记保护标签):landwine;
4.德国葡萄酒:Deutscherwein.
美国葡萄酒没有对品种、葡萄栽培和酿造如上述国这有限制,使用AVA葡萄栽培区法规,当然政府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生产高质量的葡萄酒,如果葡萄酒标签标识郡的名字(如索诺玛郡),那么葡萄酒中75%的酿酒葡萄必须来自这个区域。如果葡萄酒标签标识是美国种植区(如卡梅尔谷),那么葡萄酒中85%的酿酒葡萄必须来自这个区域。如果葡萄酒标签标识是州的名字(如加州),那么葡萄酒中100%的酿酒葡萄必须来自这个区域。美国佬对美酒的认知自由而直接,多数按品牌名或酒庄名定位,如肯德杰克逊、作品一号、贝灵哲等。
澳大利亚葡萄酒有大区间(大产区)、产区、产区的概念,如wineofAustralia或wineofSouthAustralia.属于大产区的酒,相对价格低廉。当然随着产区细化和推进,品质也有所提升,记住产区和葡萄品种的结合也是判继澳州葡萄酒的主要特征,如巴罗萨谷(BarossaValley)的西拉子Shiraz、库纳瓦拉(Coonawarra)的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等,即产区+品种概念。另外该国规定,酒标上若标示年份,至少85%的葡萄是采用该年份收成的葡萄;若标示单一葡萄品种,至少85%的葡萄是采用该葡萄品种;若标示单一葡萄产区,至少85%的葡萄是采用该葡萄产区等。
最后压轴的,是来聊聊我们中国的葡萄酒质量管理和分级:《GB/T15037-2006》葡萄酒是我们中国现行的葡萄酒国家标准,2006年12月1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2008年1月1日起在生产领域里实施,并由推荐性国家标准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尽管之前有不少葡萄酒专家和学者依次提出类似《中国葡萄酒质量等级管理办法》、《葡萄酒等级制》等,但终无果,2002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制定《中国葡萄酒A级产品认定及管理办法》,在2005年对9家葡萄酒企业的24个产品进行了A级产品认证,并授予了A级产品标志使用权。
进口红酒为什么那么贵
红酒是我们对葡萄酒的俗称,而葡萄酒的其实涵盖了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加强葡萄酒、天然甜酒等等一系列产品。国内目前还是以红葡萄酒为主要消费品类。
我国是世界第七大的葡萄酒产酒国,但确是全世界最大的葡萄酒进口国和第五大的消费国。庞大的人口消费基数加上日益增长的经济消费力,支撑起了全年18亿升的消费总量(进口葡萄酒约占37%消费总量6.8亿升)。
中国目前一年的葡萄酒消费额约为600多亿,而进口葡萄酒虽然销售量只有不到38%,但销售额却占约70%。因此进口红酒贵是个不争的事实。
国内进口红酒价格因进口产生的关税和物流、仓储费用推高了一定的成本,导致价格抬高。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18年以来很多国家地区的红酒进口到中国已经实施了免税。
国内对红酒还是看成一种西方式消费,因此对于进口的红酒潜意识里会定位较高。但对于国外红酒市场的情况大多不甚了解。前几年,有些地区,普通的法国日常餐酒要卖到300元/瓶,有些销售商更夸张卖到500-1000元/瓶。这类葡萄酒虽然贵,但品质并不一定优秀,因为这是酒商利用国内对国外红酒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从中谋取了不正当暴利。因此,贵的葡萄酒并不一定品质好,但品质高的葡萄酒价格通常都较贵。优质优价,一分钱一分货,是商业中永恒的道理。
欧盟内特别是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为代表的这几个国家是传统葡萄酒生产地,拥有较多的优质的葡萄种植区和种植园,酿酒历史悠久,因此也产生了众多优秀的酒品。欧盟各国对葡萄酒的酿造都有严格的产地等级管理规定,强调当地风土的价值。因此经过严格把关进口的这些国家红酒一般都属于较为优质的红酒,所以价格自然也会略高。而以澳大利亚和美国、智利为代表的新世界红酒虽然不像欧洲在风土和本地化酿酒要求上那么严格,但同样有着极其细致的行业和国家法规,加上稳定的气候环境种植的葡萄也是非常的优异,因此在酒的品质上也一样优秀,甚至有赶超欧洲传统地区的趋势。
所以在选购进口红酒时候,需要多去了解一些葡萄酒国外市场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才可能避免被不法商贩的欺骗。有几个小建议提供。
1、购买正规渠道的产品,一般这些渠道价格不会偏离市场价值太多。来源不明的酒不要随意购买,捡漏心理要不得。虽然价格略贵,但买的安心。
2、辨识一些低端的国外葡萄酒,欧洲很多餐桌级酒如欧盟餐酒VCE,日常餐酒VDF,地区餐酒IGP等。并不是品质特别好的葡萄酒,市面售价也多为100元/瓶以下。
3、欧盟对高品质酒有严格的产地管理制度,酒的等级有明确的定义和划分,会在酒的商标上体现出来。因此多了解一些酒标的标注方法和内容解释,可以让你更加放心的去判断酒的优劣,是否值得购买。比如法国的AOC或AOP、意大利的D.O.C和D.O.C.G、西班牙DO和D.O.C、德国的Pradikatswein、葡萄牙的D.O.C,这些标注都是高品质酒的认证。当然就算这些等级中还是有一定的高低之分。
4、以法国为例的高品质酒的划分:
首先AOC中的“Origine”这个位置可以判断价格高低。Origine所指的地理位置范围越小,葡萄酒的价格一般越高。如3瓶AOC葡萄酒,一瓶来自波尔多,一瓶来自梅多克(Medoc),一瓶来自波亚克(Pauillac),那由于波亚克的地理范围小于梅多克,梅多克地理位置小于波尔多,所以这3个AOC价格由高到低通常依次为:波亚克AOC﹥梅多克AOC﹥波尔多AOC。
其次是看标注上的葡萄园级别。如勃艮第特级园AOC﹥一级园AOC﹥村庄级AOC﹥大区级AOC;波尔多一级名庄﹥普通列级名庄。
再者看年份和出品酒的来源。年份只能多去搜索看那些年份酒的质量较高,不同年份的酒就算同产地同品牌也会有较大差异。酒的来源要看是否是酒庄酒还是酒商酒,酒庄酒一般品质较高。酒商酒是自购散酒后冠以商标自行灌装,因此酒质上会有一些落差,价格自然便宜一点。
5、新世界澳洲和美国、智利葡萄酒主要看品牌和酒庄,这些地区的酒一般都会严格按照品质来划分不同价格款的产品,高中低都有。因此只要在正规渠道购买的,一般价格不会太大偏离。当然也要有一定知识储备,有些知名品牌是也会有不少物美价廉的款产品,不一定都代表他的酒非常贵。
以较为知名的如澳洲奔富来说,以Bin(酒窖的编号)开头的酒在国内较为常见。一般来说,奔富KoonungaHill(寇兰山)是入门级的酒,价格相对低廉;而BIN8、BIN28、BIN128、BIN138为中档款。BIN389和BIN407是属于中高款。至于其他的多为高端和超高端款,国内也比较少见。另外该公司还出品纷赋(WolfBlass也叫禾富)、利达民(Lindeman‘s)这些中低挡的专属酒庄品牌。另外可以关注下南非、阿根廷的酒,这些地区酒也有不少优良的产品值得一试。
总之,对于红酒这种美食佳酿,如果想充分享受到它的美味,需要适当去了解一些知识和文化,才能保证对酒款的明辨高低。国外的优质酒肯定是贵的,但用心去查找,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物美价廉的产品。
另外多数人对国产葡萄酒一般都不考虑,都认为是低劣品为多。确实这些年中国葡萄酒的产品以利润和市场为导向,生产的产品多以中低款为多,酒质普通。但近些年也有不少新的表现,葡萄酒品质也节节攀升,尤其是以宁夏产区为代表的一些酒庄,多次得到国际认可,荣获国际葡萄酒大赛的金奖,如贺兰晴雪、银色高地等。另外北京、河北、山西、山东也有少新兴的酒庄也非常不错,如爱斐堡、卡斯特、桑干、怡园酒庄、君顶酒庄、迦南美地、紫晶酒庄、戎子酒庄、中菲酒庄等等。
关于法国葡萄酒有没有vce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长城干红赤霞珠是否含有色素成分
2025-04-29 11:48:00五女山米兰酒价格是多少?
2025-04-23 21:31:28喝200ml红酒开车(喝50ml红酒开车)
2025-04-20 14:32:31勃艮第瑰宝:瓦尔马涅伯爵干红葡萄酒的历史、工艺与品鉴
2025-04-17 11:17:19玫瑰人生红葡萄酒价格大介绍
2025-04-16 12:00:36